2009年10月2日 星期五

開放、平衡與對稱﹕一種新的宇宙觀(六)


全文目錄

一.可知論與不可知論﹕ 人類認識活動的基本前提 (連載一至六); 二.開放、平衡與對稱的自然觀; 三.歷史上的一元論、二元論和多元論; 四.開放、平衡與對稱的人類個性結構; 五.開放、平衡與對稱的歷史(社會發展)觀; 六.樂觀主義和悲觀主義; 七.開放、平衡與對稱的人生觀; 八.哲學家的歷史作用與時代局限

(續五)我們已經知道, 人類歷史認識活動取決于主體的歷史認識結構﹕不同的歷史認識結構(其一部分內容可借用康德的術語“先驗範疇形式”來表達)便會有不同的認識結果。這些不同的歷史認識結果或彼此和諧互補,或彼此對立沖突,或彼此既對立沖突又和諧互補,但它們都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世界的真相,雖說這有些類似于“盲人摸象”,但畢竟還是摸到了一部分。人類生存的歷史終極意義就在于認識宇宙﹕認識活動本身的基本價值便在于認識的主客體雙方的統構一致,換言之,世界的存在意義便在于主體的歷史認識活動。雖然這類歷史認識活動會受制于個體的歷史認識結構,但這並不意味著人類只能片面地認識宇宙。提出“歷史認識結構”這一命題本身就是人類試圖超越自身,突破自身認識結構的限制去更加全面而準確地認識世界的一種可貴努力。如果康德沒有說錯,那我們人類也許無法最後認識世界的真實面貌(即所謂絕對真理),但我們每一代人累積的努力卻可認識世界的大致真相(即所謂相對真理)。因此,在今天這個時代乃至今後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內,我們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所應有的健康心態與合理方法,首先便是容納宇宙發展的所有可能性,接受歷史發展的階段合理性,避免根據先入之見來作價值的評判與取舍,因為我們的宇宙其真實面貌很可能就存在于多種多樣的發展可能性之中。其次是兼收並蓄有史以來人類的一切思想成果,因為各種各樣不同(甚至尖銳對立沖突)的思想理論都是人類根據自身的歷史認識結構(又稱個性結構)所獲得的認識結果。古老的印度教早已認識到,神明有千面,她好比一個多面體的水晶球,人們所見的僅僅是其一面。歷史上,印度教(還有其改革宗教—佛教)就頗能容忍異端。于此相對照的是西方猶太—基督教傳統對一神的崇拜和對異端的迫害。所以,我們要承認、尊重並理解各種哲學思想的歷史合理性與局限性,同時用我們的歷史實踐來分別確認各種不同思想的適用範圍及其歷史價值的恆久程度。

(本文系司各特命學咨詢國際信息中心提供的《當代命學基础理論研究参考资料》之一, 作者胡昕,哲學博士,現任司各特命學咨詢國際信息中心研究員;本文初稿于1992年夏,曾發表在《中國文化復興通訊》,1999年第一期;本网刊發前,作者有增刪;本文第一章“可知論與不可知論﹕人類認識活動的基本前提”已連載完畢,接下去將連載《開放、平衡與對稱﹕一種新的宇宙觀》的第二章“開放、平衡與對稱的自然觀”,敬請讀者留意)

沒有留言: